最近最热的话题,无疑是关于歼36和歼50这两款六代机的讨论。不过,令人遗憾的是,这两款战机可能要到两个月后才能亮相,而且很可能不会在那次活动中展示,因为它们还没有正式列装。因此,展示的焦点还是集中在五代机上,歼35和歼20将会成为主要亮点。在最近的彩排过程中掘金配资,我们看到了多个歼20同时亮相,且这次的编队可谓是五代机的最强阵容,涵盖了三种不同型号的歼20,堪称目前最具实力的空优战机编队。同时,这也意味着备受期待的歼20指挥型已经正式服役,为未来无人机协同作战的“杀伤链”铺平了道路。
根据一些网友偶遇并拍摄到的照片显示,大量歼20战机组成了编队,似乎正在为两个月后某个重要活动进行彩排。照片中至少能看到五架歼20同时飞行,场面非常震撼。虽然这五架歼20看起来差不多,但其实它们并非同一型号,至少有三种不同版本的歼20,大家能分辨出区别吗?
展开剩余75%从照片来看,画面中央的歼20早期型有两架,歼20A改进型也有两架,而另外一架则是歼20S双座指挥型。虽然从远处看,五架战机外形相似,但仔细观察后会发现它们的差异。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双座型歼20S的驾驶舱,两个座位使其更加容易识别。歼20和歼20A在外形上相似,但还是可以通过一些细节来区分。
比如,歼20A改进型的机头和机身连接处较为粗大,这就是所谓的“粗脖子”歼20。这个变化的原因在于,歼20A经过了机头和机身形状的优化调整,特别是座舱盖的后半部分被加高并拉长,使得整体外形更加符合现代战机的设计需求。此外,歼20A的雷达罩弧线较为圆润,而歼20早期型的雷达罩则显得更加尖锐。再比如,歼20A量产型的EOST窗口非常明显,雷达罩上的锯齿状设计也与早期型号相比有所不同。
在这次编队中,还可以看到一架相对少见的歼20S双座型。对于很多军迷来说,上次见到歼20S大概还是在黄皮试飞阶段,而如今它已经正式入列,成为了现役装备。歼20S被称为双座指挥型,不仅增强了电子战能力,更重要的是它具备协同作战系统,能够指挥多架“协同作战飞机”(CCA)。这种新型作战方式为未来的空中打击带来了全新的思路。
想象一下,在“柑橘杀伤链”的演练中,当预警机发现目标时,会将目标信息传递给编队内的各架歼20。这些无人机将根据任务分配,协助有人机进行定位、跟踪、打击和评估。在有人机打击完成后,某些无人机会对目标进行毁伤评估,判断目标是否被摧毁,若没有,便会继续进行“补刀”。对于那些无法立刻打击的目标,无人机也会负责进行精确定位和瞄准。更为先进的是,当无人机发现可以独立处理的目标时,它们能够将信息传递给攻击型无人机,直接发动攻击。多个无人机与有人机的协同合作,形成了一条高效且精准的“杀伤链”。
这种作战模式,其实源于美国早期提出的“忠诚僚机”概念,虽然美国当时也展示了相关样机,但至今并没有实质性进展。随着美国海军的F/A-XX下一代舰载机计划被迫缩减,以及特朗普政府对空军的重视,尤其是推动B-21和F-47的进程,似乎无人僚机的前景变得更加渺茫。相比之下,中国的“无人机与五代机”方案看起来更具可行性。歼20S的服役,意味着协同作战的无人机系统离我们越来越近,这也是中国在军事实力上赶超美国的一个象征。
目前,歼20已经逐渐形成了三种不同型号,歼20A量产型、歼20S双座型以及未来可能展示的歼35。歼20A和歼20S的服役趋势使得中国在空中战力上逐渐赶超其他国家,特别是与已经停产的F-22和正在面临稀土限制的F-35相比,歼20无疑展现了中国空军的强大实力。而歼35的亮相,意味着中国五代机的实力将更上一层楼。可以预见,在接下来的展示中,歼20与歼35的强强联合,必将使得中国正式成为全球最强的五代机拥有国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东兴资本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